X

上海国际海事信息与文献网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微博

随时随地获取更多资讯和服务

让我们成为您身边的海事信息专家

  首页>>船舶海工>>船市行情

中国重工上半年净利减少近10亿同比大降96%

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31日    浏览量:518   字体大小:  A+   A- 

  8 月 27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国重工披露2020年半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174.15亿元,同比增2.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23.75万元,同比降95.76%;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48亿元,上年同期为11.37亿元;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9亿元,上年同期为0.29亿元,同比降-638.62%;基本每股收益0.002元。

 

利润大幅下降但营业收入稳中有升

报告称利润下降主要原因,一是上年同期公司下属控股子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因进入破产重整程序不再纳入公司合并范围,公司2019年度按照持股比例51%所对应的份额确认股权处置收益10.23亿元并计入非经常性损益;二是报告期内,经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司以所持中国船柴17.35%股权、武汉船机15.99%股权为对价,认购关联方中国动力重大资产重组中非公开发行的普通股股份。公司对中国船柴股权采用权益法核算,转让评估值与被转让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1亿元计入投资收益。

据了解,受新冠肺炎疫情、国际贸易争端加剧、地缘政治频发等不利因素影响,国际航运市场延续低迷态势,交船难、接单难、盈利难等深层次问题更加突出,公司所在的船舶工业面临较大挑战。面对严峻的外部形势,公司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工作,多措并举开拓市场、降本增效,在全球造船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下,公司经济运行保持平稳态势,营业收入稳中有升。

今年上半年,我国船舶工业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疫情对船厂的生产进度造成了一定影响,导致完工交付下滑;同时,由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外部市场需求快速萎缩,船厂面临的接单竞争更为激烈,我国船企手持订单量持续下降,创金融危机以来新低。

疫情给公司上半年的生产经营带来了较大冲击,公司15家二级子公司中,4家位于湖北地区,其中2家位于武汉,受疫情影响上半年一度出现停工,其他地区子公司生产经营工作也因疫情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着重完成以下工作:

一是坚定不移做好疫情防控,主动作为、统筹谋划、快速行动,在生产经营中细化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二是坚持履行强军首责,深入研判疫情影响,全面细致做好工作计划,保障重点项目、重点任务顺利推进,加强市场开拓与订单承接,稳住企业持续发展基本盘。

三是全力以赴推进民品项目交付,细化复工复产方案及生产进度保障措施,加强与供应商和客户的沟通协调,强化内部协同和资源统筹,上半年完工交付船舶36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93%,实现逆势增长。

四是积极争取新订单,多措并举开拓市场,深入落实“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战略,加强与国内战略伙伴的紧密合作,多渠道争取订单,上半年实现新增订单247.43亿元,同比增长51.5%。

五是强化内部管理,狠抓管理效率提升,深入实施成本工程,不断降本增效,力争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六是持续强化创新,加强科技攻关,加大产品研发力度,不断丰富产品体系,夯实发展基础,持续提升服务客户能力。

军品领域核心保军能力不断增强,民品领域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

经国务院批准,公司控股股东中船重工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于 2019 年实施联合重组,重组后的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拥有最强最完整的船舶及配套产品研发能力,是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未来,随着中国船舶集团整合融合的推进,通过资源重组整合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技术水平、管理效率、资源利用、抗风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集团各成员单位之间合作将进一步加强,规模优势和协同优势的发挥有利于减少内部竞争,降低经营成本,实现协同发展。

军品领域,中国重工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海洋防务装备上市公司,承担着国防建设的重要使命,拥有先进的海洋防务装备的研发、设计和制造能力,是海军装备建设的主要力量。伴随着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进入新时代,海军正在建设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现代化海上军事力量体系,为建设海洋强国、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战略支撑。2020年我国国防开支同比增长6.6%,仍保持较高增速。

中国重工深入贯彻强军思想和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牢记强军首责,全面支撑海军装备体系化建设,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力以赴确保军工任务按期优质完成,确保重点项目、重点工程按计划节点稳步推进,核心保军能力不断增强。

民品领域,公司是国内最主要的海洋运输装备、海洋开发装备、海洋科考装备研制及供应商。

船舶制造行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点,深受全球经济形势、航运市场形势和国际原油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全球造船业正处于长周期深度调整与短周期快速探底“双周期叠加”的困难时期。

民品领域,中国重工持续强化创新,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一是面对疫情对生产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公司充分发挥科技及协同优势,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经营接单模式,通过“云洽谈”、“云签约”等新模式,全力开拓市场,争取订单。大船重工与 DNV·GL 集团以“云签约”方式签署联合开发项目协议,将提升在高技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二是推进品牌船型的优化升级,船型优势进一步凸显,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大船重工交付的 30.8 万吨 VLCC 2 号船为自主开发的新一代极具市场竞争力的品牌船型;北船重工连续交付三艘 32.5 万吨矿砂船,整体结构设计更加安全可靠,是集经济性、安全性与环保性于一身的新一代绿色节能环保型超大型矿砂船。三是持续推进产品结构转型升级,深海养殖装备取得新突破。北船重工获得全球首艘 10 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建造订单;压载水、脱硫塔等环保设备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对船舶工业造成前所未有的影响,国际贸易收缩,航运市场持续承压,船舶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大幅回落。上半年全球新船成交1,758万 DWT、582万CGT,分别同比下降50%、58%,以CGT计为20年来同期最低。我国船舶工业同样面临着全球市场需求下滑和疫情影响的双重压力,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船企承接新船订单1,247万载重吨,同比小幅增长3.4%;造船完工1,758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0.6%;6月底,手持船舶订单7,65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6.3%。疫情之下市场接单竞争日趋激烈,交船难、接单难、盈利难等问题更加突出,船舶工业发展面临日趋严峻的外部环境。

展望 2020年下半年,不少国家和地区疫情仍存在不确定性,加之地缘政治频发,使得全球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加大,海运贸易形势更加严峻,克拉克森预测 2020 年海运贸易量将同比收缩超过5%,创35年来最大降幅,航运市场的深度调整给造船业带来巨大压力,多数船东经营面临考验,短期全球新造船需求承压。不过,我国船舶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三大造船指标国际市场份额继续领先,上半年前10家企业造船完工量占全国总量的 78.6%,比2019年提高9.9个百分点,大型船企市场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

来源:国际船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