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智库:美限制中国航运业将适得其反
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04日 浏览量:51 字体大小: A+ A-
荷兰国际集团经济和金融智库2月24日文章,原题:美国企图遏制中国在航运业的主导地位,但有关行动可能适得其反
美国在每个周末似乎都会发布新调查和新行动。美国政府最近一项调查引人注目:美国拟对中国在海事、物流和造船业的主导地位所采取的行动,有可能导致巨额罚款和对航运业前所未有的限制。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称,中国在全球造船业的市场份额从1999年的不到5%增至2023年的50%以上。此外,到2024年1月,中国对全球商用船队的所有权增至19%以上,中国控制着全球95%的航运集装箱生产和86%的多式联运底盘车供应。因此,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拟对相关海运服务征收费用并实施限制。美国还打算要求悬挂美国国旗的船舶逐渐增加美国货物的运输比例,从1%开始并在7年内达到15%。
航运咨询公司Linerlytica的数据显示,在停靠美国港口的集装箱船中,约有17%为中国制造,但就开展跨太平洋运输的超大型集装箱船来说,这个比例可能会更高。美国拟采取的行动几乎将排除中国主要集装箱运输企业中远海运集团的船舶停靠美国港口的可能性。
这意味着,通过港口进入美国的进口商品中,很大一部分将直接承担巨额费用,因为这些额外费用可能会从承运人转嫁给托运人,然后最终转嫁给进口商和出口商。如果我们看一下更高效的新船的庞大订单总量,就会发现承运人向中国造船厂订购超过60%的新船。这意味着未来几年中国在该领域的主导地位将进一步上升。考虑到停靠美国港口的任何船队中的中国建造船舶也将被收取费用,受影响的货物份额可能会更高,而且还限制更改航线的机会。这将严重降低航运业效率并提高托运人的运费和成本。
美国建造的船舶在全球商船队总量中的占比仅略超4%,主要为较小和较旧的船舶。在全球5600艘船舶的总订单中,只有少数几艘将交给美国的造船厂建造。美国造船业缺乏建造新一代大型集装箱船、油轮或散货船的产能。此外,这将显著增加新建成本并难以找到劳动力。
眼下衡量对中国造船业的影响还为时过早,因为实施此类计划存在高度不确定性。鉴于中国享有降低生产成本和强劲的国内需求等优势,美国罚款的威胁不太可能扰乱中国的造船业。2024年中国船舶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7.3%,达到434亿美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环球网